• 创新前沿

  •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构建多层次手性中心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
    2022-05-101836
  • Angew. Chem. Int. Ed在线报道我校光驱动分子马达离子跨膜运输最新进展。
    2022-05-081706
  • 酶催化需要在最适pH条件下才能高效进行,改变酶的pH适应性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日,我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志敏教授课题组在酶促...
    2022-04-253428
  •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贺晓鹏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共同发展了基于分子工程策略改性传统铁螯合剂药物,进...
    2022-04-222552
  •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治疗耐药肿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以β多肽聚合物模拟宿主防御肽发现了高效抗耐药肿瘤功能。
    2022-04-181594
  • 对于电催化过程,电催化剂与电解液界面处所形成的一个特殊限域空间也被称为界面微环境。近日,我校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课题组在二氧化碳电催化界面...
    2022-04-112155
  • 我校李春忠教授和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在环氧乙烷高效制备领域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Redox-mediated electrosynthesis of ethylene ...
    2022-04-084092
  •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Reconstruc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为题,在线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
    2022-04-075690
  •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贺晓鹏教授团队发展了基于“振动诱导发光”机制的流感病毒精准探测工具,相关工...
    2022-04-012885
  • 3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核酸研究》,IF=16.971)在线发表我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工程学院在放线菌...
    2022-03-284357
  • 近日,Nature杂志“自然聚焦——中国碳中和愿景”刊发对我校涂善东教授的访谈。文章以“Making A Greener China”为题,涂善东教授阐述了碳中和愿景...
    2022-03-283078
  •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王启要教授课题组在杀鱼爱德华氏菌毒力调控机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Xenogeneic nucleoid-associated EnrR thwart...
    2022-03-253821
  •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培念教授课题组在表面合成反应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2022-03-242452
  •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抗真菌感染聚合物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2022-03-223278
  • 深入理解有机共轭分子的发光机制意义重大,这为分子结构的高效设计和应用性能的提升与拓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
    2022-03-213103
  • 光机械响应分子晶体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将光能转换为各种机械形变和运动,是构筑未来动态光智能响应设备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其中,合理设计分...
    2022-03-192220
  • 近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以“Digital photoprogramming of liquid-crystal superstructures featuring intrinsic chiral photoswi...
    2022-03-048270
  • 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形和性能退化机理一直是力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高温,高压环境。近日,我校陈浩特聘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结合原位Laue X射...
    2022-03-032282
  • 近日,我校数学学院赵唯副教授与罗马尼亚学者Alexandru Kristàly教授合作,在对不可反度量测度空间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n th...
    2022-03-012439
  • 近日,药学院邓卫平教授/杨武林副教授团队在催化不对称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e γ-Allylic Alkylation ofI...
    2022-03-01267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