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层次创新人才前沿科技工作坊暨上海国际暑期学校绿色能源工作坊举办

稿件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摄影: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   |浏览量:10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经过为期三周的深度研讨、前沿探索与产业实践,2025高层次创新人才前沿科技工作坊暨上海国际暑期学校绿色能源工作坊于近日落下帷幕。本次工作坊自7月7日开班以来,始终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活”主题,其显著的“三高”特色——导师层次高、学员层次高、合作企业层次高,成为贯穿始终的亮点。

图片说明:开班仪式合影

工作坊汇聚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为宏领衔的国际顶尖科学家阵容,包括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t Weckhuysen、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牟伯中、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立新等。院士们不仅带来了6场深入浅出的前沿学术讲座,更通过“两对一”(一名导师+一名高年级博士生指导一名学员)的精准模式,深度参与学员的研究指导和交流讨论,将最前沿的科研思想与创新方法倾囊相授。

图片说明:朱为宏院士作首场前沿科技讲座

图片说明:讲座后与学员交流

图片说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t Weckhuysen讲座现场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沙特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等全球20个国家的42名优秀国际学员及我校研究生代表全程参与。学员中既有来自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如乌特勒支大学的Jochem Herbert Minkelis),也有来自国际知名企业的资深从业者(如德国西门子可再生能源公司合同执行经理、我校校友Daryna Vorovska)。高层次、多元化的学员背景促进了深度的跨文化、跨领域思想碰撞。

工作坊还得到了上汽集团、江森自控、惠生工程、上海氢枫等国内外知名合作企业的鼎力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工作坊进程,通过精心安排的企业实地探访、技术专家座谈等形式,让学员们零距离接触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洞察产业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视角。

图片说明:上汽乘用车企业参访

图片说明:江森自控企业参访

来自乌特勒支大学的Jochem Herbert Minkelis表示,本次工作坊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研究视野,导师和博士助教的针对性指导,为其博士课题的深化提供了关键启发和新的思路。

图片说明:乌特勒支大学的Jochem Herbert Minkelis与我校博士生进行实验室研究

德国学员Daryna Vorovska(西门子可再生能源)再次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她认为此次工作坊是深化中德乃至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重要桥梁,她将把最新的中国经验和技术洞察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推动合作项目。多位学员反馈,工作坊不仅提升了他们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通过与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优秀同侪的交流,建立了宝贵的国际学术网络与合作关系。

图片说明:德国学员Daryna Vorovska

结营仪式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霄鹏表示,本次工作坊是学校落实“国际影响力增强行动方案”、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朋友圈”的成功实践。高层次导师的倾心投入、高水平学员的深度参与、高规格企业的协同育人,共同确保了工作坊的卓越成效,充分展现了我校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国际吸引力。他期待学员们将此次所学所获应用于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29
(0)
相关新闻
Baidu
map